成建制推薦古建築保護 傳承海派文化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08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1月20日訊,現在上海歷史優秀建築名單已經公布五批,“根據上海的保護條例,也希望能夠持續地不斷地,每隔一定時間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說。
成建制推薦古建築保護 傳承海派文化
【概要描述】1月20日訊,現在上海歷史優秀建築名單已經公布五批,“根據上海的保護條例,也希望能夠持續地不斷地,每隔一定時間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說。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08
- 訪問量:0
1月20日訊,現在上海歷史優秀建築名單已經公布五批,“根據上海的保護條例,也希望能夠持續地不斷地,每隔一定時間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說。
在2017年上海兩會上,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上海歷史風貌保護,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採訪。
上海市政協委員楊德鈞建議,對歷史建築的老居民進行口述歷史,講講老房子的故事,要立體地保護老房子,就要對其歷史和作用進行研究。
全國政協常委、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對澎湃新聞記者說:“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談到,要成片地、成建制地、有規則地、依法地推進古建築保護,我以爲太恰當了。”
歷史建築修繕人才還是太少
上海市政協常委屠海鳴說,上海作爲國際化大都市,有歷史文化積澱,跟很多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一樣,都碰到了怎樣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問題。
“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保護上海的往事的記憶,這個城市慢慢歷史消失,或者被篡改,它就會變成誰都可以說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了。我認爲上海舊建築是特別需要保護的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陳丹燕說。
上海市政協委員楊德鈞認爲:“在我們的修繕當中,保護的是房子的外殼,並沒有保護房子的文化,而且在大修當中,內部的很多細節都已經消失了。(比如)一個窗的銅把手壞了,就一換了之,很好的銅把手換成鐵皮的。”
在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看來,這些年在歷史建築、文物建築保護修繕過程中,上海已經成長起了一支隊伍,但這支隊伍人手還是太少,不夠強大,他們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,“因此在我們的教育當中,我們急需通過正規的教育,來大量的批量地培養這類人才。”
對老居民進行口述歷史
對歷史建築修繕技藝的傳承,上海市人大代表馬新華提出建議,“政府可以出臺扶持政策,幫助有特別技藝的工匠,怎麼讓他們的手藝傳承下去。”
上海市政協委員盧永毅也贊同保護這些工匠,並表示:“建築都是過去的建築,技術都是過去的技術,但是如果我們認真的研究,去了解的話,還是能掌握相當一部分。那麼這個研究的力量也需要加強。”
“希望對(歷史建築的)原住民,或者曾經的原住民進行口述歷史,講講老房子的故事。因爲(目前)我們保護的是房子的外殼,並沒有保護房子的文化,所以要立體地保護(歷史建築),就要對房子的歷史和作用進行研究。”楊德鈞說。
他還建議,歷史建築拆下來的構件不要扔掉,修繕另外一些同類型房子的時候,就可以把這些構件用上去。
“上海,海派文化的傳承,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我們的建築、街景、相關的標志性建築上,再不保護爲時晚矣。”周漢民對澎湃新聞記者說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資訊

掃一掃,關注我們
版權所有:江西大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贛ICP備16009306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南昌